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电话:0755-25533664    0755-25534056
传真:0755-25533664
网址:www.bzshow.net
电子邮箱:sales@bzshow.net
公司地址(总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宝岗路大华大厦269号509室
分部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水贝一路深华丽园B401(金展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旁)
新闻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中国玉雕产业基地发展状况浅析:苏州篇(上)

中国玉雕产业基地发展状况浅析:苏州篇(上)

  • 作者:雅岛
  • 来源:珠宝包装网
  • 发布日期:2014-05-20
若干年的唐朝,诗人刘禹锡无不感慨地写下了“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言辞中充满了对往古锦绣金陵的缅怀之情。历史最是波云诡谲,谁也不敢保证物事始终辉煌不落,对于一个行业尤其如此。但苏州,这个在明清时期曾一度达到鼎盛的玉雕产业重镇,经历过百年的时岁辗转之后,依然风华不改,承继厚重历史和辉煌传统,不负众望地再一次站在了中国玉雕版图的核心位置,以不争的事实引领着当下几乎“万马齐喑”的玉雕产业发展格局,着实引人深思。

一、苏州是长三角现今最活跃的市场

(一)产业集聚

近年来,苏州玉雕行业发展迅猛,已经一举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的玉雕设计、制作、批发、销售中心之一,全面覆盖整个玉石产业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经营、运营传播、学术研究等各环节,形成了极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因为苏州玉雕繁盛的发展态势,它所产生的产业集聚效应也非常明显。来自河南、浙江、安徽、新疆、上海各地的玉雕师齐赴苏州,融入苏州,使苏州基本融合了全国大部分的玉石产地与玉雕加工地的品类和特色,并不断在全国各专业展览评比中获得众多奖项,技艺水平和产业影响力正日益提升,充实着苏州玉雕向新的格局不断迈进。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苏州玉雕的从业人员已达到约数十万人,玉器商铺、作坊工作室三千余家,玉石玉器销售约近百亿元,而这些数据,只会以不断增长的态势持续更新。

(二)原料集聚

原料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苏州的相王弄和白玉楼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主要的大规模市场,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新疆维吾尔族的玉贩将第一站选在苏州,以至于苏州在原料获取上也存在得天独厚的优势。事实上,玉雕产业繁荣局面所带来的结果是,非但和田玉,在南红玛瑙等其他玉料的供给方面,苏州同样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交易量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业界的市场风向标。

(三)商户集聚

具有集聚效应的商户群也是一个行业是否兴盛的直观指标。就目前苏州玉雕商户的分布情况来看,基本上已经辐射到了从市中心到乡镇的各区域,古城区的相王弄及周边街巷、园林路、齐门路及光福、东渚等处都是苏州玉雕的集聚地,最具有鲜明特色的是:姑苏区园林路、相王弄玉石雕刻街、光福玉器一条街等。

(四)市场交易活跃

苏州玉雕市场较为集中的交易主要活跃在园林路、相王弄和观前街为代表的三个成品集聚市场。这三个市场既相互关联,又具有明显的差异化分类:园林路以大师工作室为主,已汇集七十多家知名大师工作室、商家。园林路玉器一条街在全国的玉器收藏家、玉器爱好者、业界同仁心目中就是高端和品质的保证,爱玉的人们已把园林路一条街当做购买高档玉器的首选之地;相王弄以具有成长性的工作室人员为主,数量众多,就现在的态势来看,在相王路及其周边分布着至少不下一两千家玉器作坊,中低端玉器的批发或者零售是其主流;观前街则形成了以商品流通为主要特点的市场,主要针对日常大众消费和旅游观光消费。三个市场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共通促进整个苏州玉雕市场的发展。

二、苏州是从业人员齐备的地域

苏州人才聚集,其间成名的大师自古以来就是传统手工艺的典范和榜样。古代的宫廷玉匠也大都从苏州等地精挑细选而来。时至今日,苏州的玉雕人才依旧保持着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造就了苏州玉雕工艺的空前繁荣,并且苏州玉雕行业在人才的队伍上非常齐备,各个层级的人员都在这里共同生息,共同学习、进步和成长,这是其他很多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领军级、创业级从业人员兼具

随着第五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名单的新鲜出炉,苏州玉雕具有“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头衔的从业人员(含外地入驻苏州)已经跃升至15人之多,他们创作的作品或古典,或创新,风格类型众多,工艺精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代表了苏州玉雕的高水准。除此之外,创业级的玉雕从业人员在苏州也为数不少,或者甚至可以说,他们才是目前苏州玉雕产业蓬勃发展的保证,假以时日,他们也必定会成长为新一代的名家,接力苏州玉雕的辉煌。

(二)群体众多,发展空间广阔

不管能力高低,苏州玉雕从业人员人数众多、群体庞大已然是不争的事实,更为重要的是,苏州玉雕的人才梯队是成熟的。除此之外,苏州玉雕从业人员的团结、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也使得苏州玉雕的发展空间变得极为广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普通从业人员到名扬四海的大师大都能以学习的心态进行创作交流,取众家所长,修一己之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苏州对玉雕人员的包容环境也让苏州迅速集聚了来自全国各省的玉雕从业人员,他们在此学习、工作,开放的空间和文化氛围,造就了苏州百花齐放、文化大融合的趋势。

三、苏州是极具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的区域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决计不是建立在“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础上的,苏州玉雕当下良好现状的造就并非偶然,分析苏州的人文环境和历史底蕴,原因非常清晰明了。

(一)人文环境的独特

从古自今,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手工艺的聚集地。各种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形成蓬勃发展的文化体系。玉雕行业就在这样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如沐春风,孕育无限生机。

(二)玉雕历史悠久

苏州玉雕工艺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彼时朝廷就开设了专门的作坊,培养能工巧匠;延续到明朝时期,苏州以精良的工艺举世闻名,玉雕大师陆子冈名留青史;及至清代,苏州城共有琢玉作坊两百多家,艺匠近千人;新中国成立以后,苏州玉雕整个行业发展虽然不复往日繁盛,但其工艺依然为国人所称道;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地域文化相互渗透,各家理念潜移默化,艺术流派难分轩轾,但苏作空、飘、细、巧的特点是其它派别无可替代的。

(三)产业政策扶持

苏州玉雕产业的蓬勃跟国家的大环境也息息相关。适逢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苏州把握契机,与时俱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令政策扶持玉雕行业;倾力筹备的“中国工艺文化城”项目中,玉雕工艺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